立即下载
资丰福厚资福窑
2022-08-19 11:59:14 字号:

第二季(4) 探寻发展足迹 记录古今传奇 凝聚奋进力量 建设工业强市幸福宁乡

资福窑旧貌。

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效果图。

窑里地标性建筑。

资福陶艺宁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海坤。

扫码看视频

□文/刘畅 喻冠男 图/任铁 李艺超 杨亚

清水扬波,山峦叠翠。资福镇,地处宁乡中部的沩乌两江三岸地段,因月形山上建有资福寺,取“资宇福轩”之意而得名。这里,生态优美、文化厚重。因为这里盛产被当地人称为“陶泥”的黏土,在宋代就有制陶业的出现。古时,资福又称“窑里”。

建于宋代 因一窑得一镇

据《宁乡县志》记载,资福窑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为民窑,主要生产坛、罐、缸、钵、瓦等系列简单的陶制品,产品销售乡村,属于生产生活实用器。而据考古发现,资福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更早时期。

“根据《宁乡县志》记载,资福窑建于明代时期,但根据文物普查发现了资福窑建成时代应该更早。”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文物科副科长孙丙丽告诉记者,因为宋代时期,在资福发现了一个约0.5米到1米之间的文化层,密密麻麻全是陶片,并且根据出现的陶器器型来讲,资福窑建于宋代。

据当地老人介绍,1986年考古工作人员发现的窑台街窑址,位于资福镇华宝村窑台街组,是一处宋代的古窑址。但受长期自然风雨的侵蚀,加之当地村民的农耕作业,如今遗址处成了一大片农田,窑洞被竹林遮挡,已看不出当年烧窑的痕迹。

资福镇华宝村村民喻子强说:“以前听老人说,在窑台街烧了坛罐出来,我也看到过确实有窑,但分不清烧的是什么坛罐。”

发祥于青山绿水间,资福窑始于宋代、兴于明代。据历史记载,资福窑由陈氏家族从江西吉安府卢陵县迁徙到宁乡资福开始建窑生产,到后来周家、刘家两个家族加入其中,共用此民窑烧制陶器。到明代时,该地窑户发展到几十户,窑人百余人,各地慕名而来贩卖陶器的商人络绎不绝,窑里呈现繁荣景象。

清同治六年(1867)《宁乡县志》第三部卷之六地名志记载:“二都铺市窑里街,在西南七十五里,昔有窑户,今但名册。”由此可见,资福镇“资丰福厚”,因一窑得一镇。

“那个时候没有田耕作,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几十口人的生活来源以做陶器为主。在当时说起来,做陶瓷比起一般人家生活水平算好的。”今年60岁的陈海坤是陈氏家族的后代,也是资福陶艺宁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他的记忆里,从小从父辈们口中得知家族祖祖辈辈都以制陶为生,在当时,这还是旁人艳羡的手艺和门路。

资福窑生产的陶制品历来采用富有当地特色的黏土进行制作,造型古朴大气,庄重美观。解放之前宁乡交通还不发达,资福窑的产品纯依靠自产自销,运输只能通过肩挑和水运,但同样畅销省内多个县市。

陈海坤回忆道:“那时候只能请挑夫担到南门河里上船,运到岳阳、湘阴、衡阳等地,然后又挑瓷器回来,再去交换。”

据资料记载,解放前不少陶工肩挑陶器,挨家挨户贩卖。到衡阳界牌镇、株洲醴陵市等地后,通常会买一担瓷器往回走,再一路叫卖,一去一回都有赚头。

鼎盛时期 生意格外红火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新中国成立后,资福窑搬离原来的老窑,迁至如今的资福窑遗址处。1957年,资福窑归宁乡县手工业社,在原老窑的基础上建设了宁乡县资福陶器厂,属宁乡县第二轻工业局下属的国有企业。资福窑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能到陶器厂上班在农村来说算特别好的,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拿到一个月20元-60元的工资,属于国营单位,有时还有补助,能满足一家人的生活。”在当时,能进入陶器厂工作是许多人引以为荣的事情。今年65岁的刘立军1982年退伍后在家务农了两年,1984年经过层层考核光荣地成为陶器厂的一员。

据刘立军回忆,当时陶器厂共有50多名工人,分布在挖土、碎土、和泥、制坯、煅烧等岗位上,他负责的是制坯。制坯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讲究。他从进入工厂拜师学艺,到能够独当一面,负责水缸等大件货品的制作,花了足足两年时间。“制坯看着很容易,但做起来不简单,经验要到位,技术也要到位。同事下班了我还在这操练,如果不多练习,就出不了师。”

资福窑遗址位于今资福镇窑里社区老宁灰线西侧,西距宁乡城区30公里,东距灰汤集镇16公里。走进这里,仍然可以看到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平窑。平窑宽约6米,高约2.3米,长约10米,两侧窑墙上设有投煤孔,对称排列。内部窑顶呈圆弧形,设有6个火势查看孔,底部有170多个正方形的排烟孔,通向烟道。平窑开火一次可烧两万件陶器。

而在归入手工业社之前,资福窑沿用的一直是古时的爬山窑,又称“龙窑”。

孙丙丽说:“龙窑优点就是体量很大,便于建造,缺点就是火候不太好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有了平窑,平窑可四面烧火,方便装、方便运,在装卸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磕磕碰碰,温度比较均匀,能充分地把每一个空间里面的陶器全部烧好。”

工艺的进步推动生产力的提升。当时,陶器厂生产的产品有坛、罐、壶、水缸、酒塔等十多个门类200多个品种,其中又以缸、坛品种居多,最大缸能装水500多斤,产品远销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广东等地。如今,许多村民家中装水、装油、腌菜等使用的都还是当时陶器厂的产品。

资福镇窑里社区老窑组村民喻素华告诉记者:“那时候的陶器比现在买的坛罐好得多。老坛子不容易变味,腌的菜特别脆,特别是白辣椒,腌了出来又脆爽又好吃。酒坛装酒就不变味,保持原汁原味。水壶泡的茶好喝又健康。”

喻素华家至今仍在使用的就有油盐坛、水壶、酒塔、水缸等10多种陶器。喻素华说,这些都是1987年和丈夫结婚后,在资福陶器厂购买的,一个普通的坛子就要六七块钱,相对当时的工价来说不算便宜,一套厨房用具买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价格较高,但陶器厂生意格外红火,车来车往,有时候陶器产品比较紧俏,有时还不容易买到。

1996年,原宁乡县资福陶器厂划拨给资福乡人民政府变为乡镇企业,1998年乡镇企业改制,由资福乡人民政府面向社会公开拍卖,更名为湖南省宁乡县东方陶瓷有限公司。

1998年改为私有制后,企业负责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厂房建设和技改,在平窑的左上方建设了一座双通道推板窑。推板窑采用推板输送胚件,按照恒定的时间把烧成后的制品推出窑外。有着快速、灵活及小批量烧制的特点,烧成后的陶器表色泽更纯正。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手工业受到全面冲击。日用生活器具逐步被塑料制品、玻璃制品等取代,资福陶器产业逐步淡出市场,2013年,陶器厂完全停产。

挖掘开发 保护陶窑文化

如今,虽然资福制陶业风光不再。但不可否认,在这个集镇的诞生与曾经成长的过程中,“资福窑”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千年窑里”的印记依然鲜明,我市对于资福窑的保护挖掘工作也从未止步。

2014年,资福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宁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确立了传承人,为资福窑下一步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和依据。

近年来,资福镇致力于保护原陶器厂工业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资福窑”文化,先后举办了窑文化论坛、招商推介会等活动,并对“资福窑”进行了注册商标保护。

据资福镇党委书记罗集华介绍,近年来,资福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挖掘资福窑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为灰汤大旅游景区和宁乡全域旅游景区建设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2020年,从资福走出去的企业家、宁乡市人大代表、首届十佳社会贤达潘继斌带着浓厚的家乡情怀,回乡建设资福窑文旅研学基地。他是原宁乡县东方陶瓷有限公司的经营者之一。陶器厂停产后,一直期待着它有朝一日能够涅槃重生。

潘继斌说:“我见证了资福窑曾经的繁荣与后来资福窑的逐步衰落,应该说对于资福窑我还是有着深厚感情的。现在,家乡有需要,我觉得不管是作为土生土长的资福人也好,还是曾经资福窑的经营者也好,我都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

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是资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文旅小镇的核心项目,承载着资福干部群众多年来的发展梦想。为推动该项目的建设,资福镇先后整合项目资源投入1000多万元,拉通了资福大道,提质改造了老宁灰公路,建设了窑里文化地标,并在项目周边配套建设了4个以窑文化为主题的美丽屋场,项目周边的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

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项目分两期进行,一期主要建设资福窑文旅研学基地,包括陶瓷研学基地、游客接待中心、陶瓷文化馆、姓氏文化园、民宿、特色美食街、亲子游乐园、人防疏散基地等。目前,一期建设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内建成开园。

据潘继斌介绍,资福窑文旅综合体项目主要是以挖掘资福窑的窑文化为主,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原厂的基础上,打造一个集研学及培训、美食、民宿、文创、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特别是引进专业的运营团队,以及丰富宁乡文旅景点的一些元素,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古时,资福人通过不断精进制陶技艺,成就“千年窑里”。时至今日,创新的火苗熊熊,资福镇的发展“淬火成钢,浴火重生”,更具精气神。虽然窑火鼎盛的岁月已久,但是有着一代又一代宁乡人的匠心与传承、创新,陶窑文化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色彩。

文史专家:孙意谋 谢仲舒 李乔生

文国旺 徐拂荣 姜福成 夏时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