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巷子口镇:“巷子花开”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2022-11-03 10:40:52 字号:

湖南巷子花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红薯粉、酱豆子、山茶油等农产品琳琅满目。李家军 摄

□宁乡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家军 李先强

巷子口镇近年成功纳入长沙市特色小镇培育工程、乡村振兴示范创建乡镇,提出了打造水果小镇、国学小镇、公益小镇、商贸小镇和通航小镇“五个小镇”的发展目标,确立打造长沙市生态宜居示范镇的目标定位,力争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示范镇。而“巷子花开”模式即以“党建引领、统战人士主导、基层群众主体”为构架,凝聚党员和党外代表人士,发挥资源优势,激发新力量,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从而实现乡村振兴。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组织起来”创造工作品牌

“巷子花开”缘于社会参与打造脱贫品牌。2018年8月,同心村庄竣工后,巷子口镇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助力脱贫攻坚的新途径,率先于2019年8月启动实施“巷子花开”同心项目,着力打造“一平台”(即:“同心汇”公益服务平台)、“三基地”(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公益组织互助实践基地、志愿者素质提升基地),激励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助力乡村治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全力打造宁乡、长沙乃至湖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品牌。

在“巷子花开”同心项目号召下,自2019年8月至今,长沙市群英会、宁乡市环保志愿者协会、宁乡市汉和公益协会、宁乡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宁乡市向日葵爱心协会等9家入驻的社会组织在巷子口镇“安营扎寨”,成立了“巷子花开”同心汇公益服务平台,组建了“巷子花开”志愿服务队伍,每月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发挥入驻社会组织志愿者的传帮带作用,吸引本地群众特别是易地搬迁困难人员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实现本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如今,“巷子花开”志愿者服务队伍共计318人,其中36名志愿者来自脱贫户。

通过三产融合方式打造“巷子花开”特色品牌

巷子口镇利用同心村庄、南轩书院、特色小水果基地、状元故里、特色小镇等现有资源和平台,通过三产融合的方式打造“巷子花开”特色品牌,特别是着力打造国学小镇特色,进一步发掘文化优势资源,建设易祓状元文化广场、南轩国学文化园,构建以南轩文化园为核心的国学研修基地,并加强与岳麓书院的对接,定期举办国学研修班,紧跟国学振兴和教育改革政策导向,引进专业经营。不断发展壮大的“巷子花开”积极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壮大乡村振兴中坚力量,注重发现和培育一批基层后备干部,为产业、人才、组织等方面的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涵盖产业、文化、生态、人才、组织五个振兴的“巷子花开”2.0版本完成升级。这一新模式因地制宜,规划“一村一重点产品”“一村一国学主题”“一村一研学基地”。例如官山村的南轩书院盛名在外,其重点产品则为民宿,国学主题为“忠”,研学主题为“成人礼课堂”。双河村盛产红薯,因此国学主题为“俭”,研学主题为“红薯种植加工体验”。扶峰村研学基地与宁乡十中等学校签订了劳动实践合作协议,利用9个大棚共10亩火龙果、50亩蔬菜及60亩荷花,让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实践。10个村(社区)各有特点、各有侧重。

注册“巷子花开”商标整合各方资源抱团发展

2020年6月,巷子口镇党委、政府号召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共同出资,组建了湖南巷子花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巷子花开”商标,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以“公司+合作社+种植户”抱团发展的模式,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农产品推介会、展示展销会、评奖评优等活动加大展销力度。当年,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方式,“巷子花开”水果产品销售至全国20多个省市,带动黄桃、李子等产业,销售价值数百万元的水果。

10村联动带来产销两旺的局面,巷子口镇果园遍布,已成为宁乡乃至长沙有名的“水果小镇”,该镇黄桃、李子、猕猴桃、脆枣、红心柚、砂糖橘、冰糖橙等水果面积超1万亩,产值超8000万元。今年黄桃产量达60万公斤,其他水果总产量10万公斤,小水果成为当地群众特别是脱贫户的“致富果”。

依托公司,由民营资本、村集体、运营商三方进行股份制合作,根据民营资本57%、村集体35%、运营商8%的占股比例进行分红。公司为镇域经济发展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既能够盘活闲置资产,做到物尽其用,又能集中优势带动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和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巷子花开”特色品牌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群众共同致富。据统计,新增就业岗位800余个,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2021年全镇1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均超过20万元。2022年预计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6个村突破30万元。

来源:今日宁乡

编辑:卢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