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悄然,粉笔微尘已悄然爬上鬓角,讲台之上,我已默默守候了二十余载春秋。回首往昔,虽无波澜壮阔的壮举,唯有日复一日与数学公式的缠绵,以及与纯真孩童的温馨相伴。作为一名最普通不过的县城小学数学教师,我想分享的,是平凡岁月里那些闪着微光的点滴,是加减乘除背后,那份独属于教育的心灵温度。
初上讲台:手心出汗的“新兵”。还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怀揣着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却像个手足无措的“新兵”。站在讲台上,面对几十双清澈又充满好奇的眼睛,心怦怦直跳,手心都是汗。精心准备的教案,似乎总在孩子们“为什么呀?”的追问下显得单薄。一道简单的应用题,自以为讲得清晰透彻,可看到下面依然有孩子皱着小眉头,眼神里透着迷茫,那份挫败感,至今记忆犹新。彼时方悟,教育之道,非仅凭书本知识所能及,更需俯身倾听,洞悉孩子们那些未曾言表的迷茫与困惑。
“慢”的艺术:等待一朵花开。教数学,尤其是小学基础,最怕的就是孩子“掉队”。班里总有几个对数字不太“敏感”的孩子,看着他们面对题目时的茫然无措,作业本上刺眼的红叉,心里比谁都着急。但我渐渐明白,教育不是工业流水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
印象最深的是小林(化名)。四年级时,他的数学成绩徘徊在及格线边缘,甚至有些畏惧数学课。我未急于强加额外的习题,而是利用课间时光与他倾心交谈,渐渐发现,他的勤奋显而易见,只是欠缺正确的方法,基础概念尚显模糊。于是,我放缓了教学的步伐,从最基础的数位、算理着手,借助他钟爱的画图方式,以及教室里触手可及的实物——粉笔与书本,一一进行演示。面对一道题目,他人或许能轻松一遍通过,而我们则需耐心地将其拆解为三至四步,反复讲解,直至他完全理解。有时他进步缓慢,我也焦虑,但看着他每次听懂一点后眼中闪现的光亮,就告诉自己:耐心点,再耐心点。
整整一个学期,我们就这样“磨”。直到有一天,他兴冲冲地跑来,举着得了“良”的单元卷,小脸通红:“老师,我好像有点开窍了!”那一刻,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后来,他虽不是数学尖子,但能跟上大部队,最重要的是,他眼里的畏难消失了。这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有时不在于“教了多少”,而在于“点燃了多少信心”。正如教育研究指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值得用掌声去灌溉,正如小学教师的赞誉与鼓励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为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双向的温暖:讲台下的“小太阳”。都说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二十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孩子们给予老师的温暖和感动,同样照亮并滋养着我们的心灵。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嗓子发炎,上课声音沙哑。强忍喉咙的不适,完成授课后返回办公室,赫然发现桌上静静地躺着一包润喉糖,其下压着一张字迹略显稚嫩的字条:‘老师,请多喝水,少说话。——您关爱的小蜜蜂们’。糖是哪几个孩子凑钱买的?纸条是谁写的?至今是个谜,但那份纯真的关怀,瞬间驱散了所有疲惫,比任何良药都有效。
还有一次,班上一个平时特别内向、家境也不太好的小女孩,下课后磨磨蹭蹭不走,最后飞快地跑到我跟前,塞给我一小束带着露水的野花,小声说:“老师,谢谢您上次帮我讲题。”说完就红着脸跑开了。那束看似不起眼的野花,却在我心中绽放成了永恒的风景。这些细小的瞬间,像冬日暖阳,让我深深感到,付出的爱,总会在不经意间,以最纯粹的方式回流。孩子们的心,是最灵敏的温度计,能感知到老师最细微的真诚。
时代在变,初心不改:从粉笔到“白板”。二十多年,见证了教育的巨大变迁。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油印试卷,到如今的多媒体、智慧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知识呈现的方式更加直观生动。我也不断进取,致力于掌握新技能,尝试运用动画技术生动展现几何体的解构,以及通过互动游戏加深学生们对计算的掌握。
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我始终坚守一点:技术是工具,核心是育人。屏幕上再炫目的动画,也比不上师生眼神交会时的心领神会;再智能的软件,也无法替代老师手把手纠正一个握笔姿势、一个计算步骤时传递的鼓励与关切。课堂的温度,源于师生间真实的互动、信任的建立和情感的流动。数学的逻辑是冰冷的,但教数学、学数学的过程,应该充满人性的温暖。我仍偏爱在讲解时步入孩子们之中,翻阅他们的草稿纸;仍珍视课间那片刻时光,被孩子们簇拥问询的温馨场景。依然相信,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真诚的鼓励,其力量远胜于机械的重复训练。
最后,用一生去解的“应用题”。二十余载耕耘,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看着他们从掰着手指头数数,到能解复杂的方程;从懵懂孩童,成长为阳光少年,这份职业的成就感,难以言表。有人问我,教小学数学,内容简单,重复性强,不枯燥吗?我想说,知识虽简单,却需匠心独运,方能于幼小心灵中生根发芽;年轮岁岁重复,而每年相遇的那些独特笑脸与新鲜故事,却永不雷同。
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没有标准答案,更像一道需要用一生去解的“应用题”。这道题里,有责任、有智慧、有耐心、更有无尽的爱。我愿继续在这方小小的讲台上,用加减乘除的符号,书写属于我和孩子们的故事,守护那份在数字王国里悄然生长的、最质朴也最珍贵的——心灵温度。
(作者系玉潭街道实验二小教师)
来源:今日宁乡
作者:周谊
编辑:石宪
本文链接:https://wap.ningxiangnews.net/content/646941/96/15101232.html